您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当代名家评论

当代名家评论

发布时间:2015-05-04 13:18:56

气息好 格局大 

沈 鹏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主席,第五届名誉主席)


张坤山书法,气息好,格局大,润燥相间,起伏不连绵,有先熟后生的味道。古人对生、熟的关系论述甚多,其途径之一,我想是碑与帖的互融共进。

张坤山走的是碑帖结合的学书道路,有很好的写碑根基,大气粗犷,拙朴豪放,又经帖的润泽,魏晋书风的补充,故其书法既古且新,有了新的内涵和表现形态。

作为中国书协理事,张坤山肯定还会不断调整、提高自己新的起点,向更高的艺术层面迈进。


格调高古 浑厚雄强

张 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张坤山的书法属于碑学一宗,涉猎宽泛,博涉约取,而且经过较为长期的融汇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他便在国内书坛崭露头角,至今还保持着强烈的创作欲望,不断有新的作品出现,难能可贵。他的作品格调高古、浑厚雄强,朴茂生拙,体现出大气阳刚之感,个性风格也很强烈,有视觉冲击力,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大气开张 古朴苍茫

李 铎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解放军书法院院长)


认识张坤山已经20多年了,我比较关注他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他的书法创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进境,越来越被书坛所关注,影响很大。他擅长写碑,而且五体皆擅,真草隶篆行都写的很好,当然还是以写碑为主,是当代书坛碑学领域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书家之一。他的作品大气开张、古朴苍茫、生辣奇肆,有雄强之气,有朴茂之风,有军人气概。作品中含容的东西多,比如秦汉、北碑、魏晋、唐宋乃至当代,还有一些民间书法的养料。能够把这么多的素材汇集在一起进行提炼,融为一炉,从而达到今天的高度很不容易。张坤山的书法已经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我相信他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定会有所更大的作为和光明的前景。


个性鲜明 格调高古

刘 艺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中国书协顾问)


我负责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的工作有十几年的时间,应该说是重视和关心全国书法的总体创作趋势和个体书家发展势头的,张坤山同志的书法创作我一直比较关注。同二十年来中国书法的发展呈现起伏变化一样,张坤山的书法也是在变化中得到发展的。他开始写碑,多是写北碑墓志,以后又写了一段明清大草,再后来又回到老路子上来,重写北碑。当然,后来的写碑和此前有了变化,将碑和行草书互相渗透,以写碑的笔法写行草,以写行草的笔法去写碑,还写过一些金文与汉隶。这样他的作品形式和内涵显得更丰富,既有碑的雄强古朴,又有帖的蕴籍典雅,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便有了碑帖结合的效果。虽然如此,但他仍以写碑为主线,坚持以碑学思想和碑书创作为主导,即便书中有点二王遗蕴、明清影响,但归根到底是在写碑。他的作品呈现着活泼开张的气息和博大雄浑的格局,个性风格鲜明,境界格调高古,笔画线条老道,造型结体散漫自然。他把这种以北碑书体为龙头而带动其他书体共同提高的创作模式,推向了成功,在书坛有着积极的影响。他的这种创作方法和视觉效果,与帖学的创作形式和审美观念拉开了距离,这是他的一系列作品中便能得到证实。


既不陈习古人 亦不受束当代          

佟 韦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中国书协顾问)


张坤山是当今书坛一位有影响的军旅书法家,成就显著,赞誉广泛。

坤山长期浸润于秦汉北碑晋唐明清之间,有着扎实的传统根基。他醉心于汉魏碑版的古拙朴茂,亦钟情于二王体系的萧散简远,加上对近代一些大师的细心揣摩,致使他的作品在传统的沃土里根深叶茂,卓然不群。他的创作领域涉猎广泛,基奠厚实,在融会贯通、博涉约取的基础上,重点开辟着三个方向的创作实践。一是对北碑的深化和创造,大量吸取着北碑汉隶的乳养,在作品的古、朴、奇、韵上下功夫,有着强烈的古风、古意。二是加强了对金文的探索力度,重视对书法线条的锤炼,不间断的在《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等碑帖中经营磨砺,亦吸收借鉴近代黄宾虹、吴昌硕,故其金文作品格调高、境界新。三是草书的创作能力在相继提升,前些时期,他喜爱于右任、王遽常的古朴内敛,后又钟情于二王以及徐渭、傅山、张瑞图等明清的狂肆野逸。近期又作调整,加大了对章草绖典作品的探索,尤喜沈曾植、王世镗和王遽常草法,旨在使其草法加强内涵韵致,走出了一条不激不砺,然属于从碑派书法中产生的草书风范。

他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创作,唯恐自己的书风受到哪一家哪一派的束缚,清醒地确立审美坐标和创作方向,既不陈习古人,亦不受束当代,而是融会贯通、深入精微、大胆突破、另辟蹊径,因此,他的书法风格强烈而又独具风神。


书法老道 气韵充实

杨仁恺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人民鉴赏家)


张坤山同志在沈阳军区多年,他的书法创作我一直关注着,看到他不断的探索、进步和提高,直到成为今天的这种创作定势,我为之十分高兴。坤山书法根基打的牢,传统的东西吸收多,而且经过多年的融会贯通的实践,故而使他的作品有了厚实的根基和创新的面目。他主张自出风格,不与人同,这点很可贵。我记得他在辽宁时,书法面貌和别人拉的距离比较远,他以写碑为主,兼取帖学之长,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作品厚重大气,古朴雄强,感觉有分量。近年来,他将碑学的气息,贯穿到其行书、草书、金文及隶书上去,虽然书体面貌不同,然脉络相通,笔墨丰富,用笔大胆,顺锋、逆锋、侧锋、中锋、破锋结合运用,效果很好。尤其枯笔较为充分、恰当地运用到创作中去,使他的书法高古老道,气韵充实,这正是书法美学思想的升华。只有传统根基深厚,素质不断提高,坚持不懈,终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古朴而新颖是他艺术主张的核心

尉天池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国书协顾问)


坤山道友的书法以“古朴、大气、奇肆、生辣”为特点,从中可见“古朴”而“新颖”是他艺术主张的核心。他善于融会金文、汉隶、晋楷、北朝墓志、章草本体特征的某些内涵及艺术精神,加以自己创作性才华的发挥,成就了独具一格并且在当代中国书坛广受赞誉的书法艺术。从书法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来欣赏他的作品,往往有既古且新的感受,这也可以说是他书法艺术主张的体现。


古朴生辣 雄浑大气

林 岫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协主席)


张坤山书法创作的特点是古朴生辣,雄浑大气。他以碑入草,草书古朴凝重,劲健苍茫;以碑入楷,楷书呈现朴茂和沉静;以碑入篆,使金文多了古风古意;以碑入隶,隶书线条更为厚实生动;以碑入行,则使行书奇侧险夷,蕴藉深远。他营造和铸就了一种带有碑学体系性质的碑学新貌,因此他的书法有了新的丰富内涵,在书坛有着积极的影响。


创作主线以碑学统领 

张传凯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委员会主任)


从学术的观点,研究探讨一下张坤山的书法具有一定的意义。张坤山植根碑学,五体皆攻,成果显著,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他对传统书法吃的透、扎的深、根基牢,因而在创作中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他创作的五种书体都能达到相当的境界,比如他写的碑书,特别是书写的楹联作品,风格强烈,大气质朴,有古人气息,古风味道。行草书融汇北碑汉隶笔法,以碑入草,以隶入草,将北碑汉隶的苍劲笔法和拙古的字势,容纳到草书创作中去,故其草书老辣纷披,古趣盎然。其隶亦能从古人碑帖中化出,自成面貌,他将爨宝子碑的构字势态与汉隶笔法的圆活相结合,加上金文线条的率真浑朴融为一炉,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有了典雅之趣。他的金文重视了对周秦时代的研究,含容了西周大量的金文精华,尤其对《散氏盘》、《毛公鼎》涉猎更多更深一些。在古人的基础上,他还加强了对黄宾虹金文的借鉴,吸取黄氏清雅自然之处,因此他的金文格调高古,耐人寻味。张坤山五体皆攻,然创作主线仍以碑学统领,是其碑书创作在诸种书体中的灵活运用和实践,反映出他对碑学理解掌握的深度以及在碑书创作上的实力。


质朴天然 书为心画

夏湘平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解放军书法院副院长)


坤山潜心书艺,几十年寒暑无间,他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形成了富有个性的风貌,在当今书坛独树一帜。 

观其作品,力厚骨劲,气苍韵永,雅逸相间,静穆可观,使人感到他在创作之际笔随情走,因势利导,应机权变。这种创作功力,源于他的刻苦学习、认真创作以及用心于书外之功。书法的学习与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对书法艺术内在规律的透澈理解、精熟掌握、融会贯通的过程,所谓“悟道”、“得道”这一过程归宿于《我的精神》、《我的创造》、《我的风格》的完美结合之中。

平时,他勤于博采,滋养自己,不断调整完善自身的修养和占据独有的风格基调。他在艺术追求上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能从学习古人成法中苦心孤诣,深入精微,而在于能够从古人成法中大胆突破,尽力跳出藩篱而另辟蹊径,努力将各家风格揣摩消化,与自己的个性相融合,而自立其体。

“书为心画”,书法家的创作受潜意识作品的支配,坤山所追求的审美情趣有其自觉的美学内涵。巧与媚作为一般的审美准则,在他看来只是错彩镂金,玲珑艳丽,却徒具外表的漂亮,而缺乏内在之美,质朴天然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正是他的作品形成个人风貌的一个来源,因此他的作品多是朴实无华、闲雅率真、格调淳古、大气豪宕,反映了坤山书法的修养与文化的修养。


写出风格 创造自我

张旭光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协原副秘书长)


张坤山是个风格型书家,他注意摆脱那种被潮流化书风的影响和约束,不断地更新、调整和确立自己的创作思路,写出风格,创造自我。他主张宁可格调境界稍逊一筹而不与人同,以重个性斥平庸、重风格而诽雷同为自己的创作基点,将追求个性化的标尺框定在一种较高境界的刻度之上,并试图在作品的观赏层面得到某些良性的印证。比如追求大气,力避局促小巧,显其博大雄浑;追求超迈,力避软弱浮华,显其精神气格;追求自然,力避做作牵强,显其轻松活泼;追求拙朴,力避俗甜姿媚,显其深沉典雅;追求气韵内涵,力避巧饰外露,显其神韵自然。他的这种个性化与境界化较为默契的融合,促使他的创作展现了一种建立在高境界高格调基础上的个性表现。


构建区别于他人的艺术风格

李荣海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协理事)


我与张坤山见面的机会不多,偶尔碰上了也是谈谈书法聊聊画,他为人厚道,待友诚实,艺术思想活跃,创作成果显著。

张坤山书法创作的基本特点是重视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求个性变化,重气质品格,具有凝练遒劲,大气开张,雍容豁达,古典苍茫的气息。他以碑学为根基,吸取帖学之养,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因袭故我,而是博采众长,朴华交融,酿造自然。他重视对字势结构的合理夸张和改造,加强了对书法线条圆浑涩感的锤炼。在章法、墨法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尽力挖掘自身艺术素质,不断在强化作品古风古意,拙朴奇崛和大格局上下功夫,从而构建了区别于他人的艺术风格,自成面目。


匠心独运 妙构天成

李刚田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主编)


张坤山书法,总的感觉与读古人字帖法书意趣颇异。时代在前进,时间和空间从纵横两个角度把每个人确定在一定的坐标位置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您自觉不自觉,都难逃这个大的制约。

古代的书法艺术浸透了中国古典哲学思路。历代书法流派纷呈,其中文人书法具有统治性地位,其审美思想可用孙过庭书谱中的一句话统之,曰“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归自远”。而今天的书法创作,其追求或雄强,或稚拙,或清雅,或野逸,总是要创造一种能激动读者的艺术形式,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特点,反“不激不厉”之道而行之。我们关照张坤山的书法,其中不缺乏对传统书法广泛而深刻的领会,但他没有把古人的东西照搬出来,而从新的角度去审视古人,用新形式去表现古典,正如前人论王羲之的书法“非不法汉魏,而已非复汉魏。”

自阮元、包世臣、康有为为鼓吹碑学后,中国书法形成了有别于二王帖派用笔的碑派用笔方法。尽管各家风格特点不同,但充分发挥“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效果去表现具有丰富质感的线条是其共性,虽然,张坤山书法的用笔是以这条路子为基调的,其中并非没有那种重起倒翻折的帖派用笔成分,只是融化在他那富于个性的笔触之中了,更多的则表现出强化行笔逆顺的对比变化,时或转管绞锋,较多使用铺毫行笔等,以求线条的丰富性,其篆书用笔也解散了以秦小篆为代表的那种单一的圆融中含线条,以行草笔意去写金文,使这种古老的书体在笔墨变化中产生了新的艺术生命。

张坤山书法受到北碑书法深刻影响,结字呈方势或横势,平稳宽博中变化生奇趣。他取意的多是具有民间色彩的野逸与朴厚,而不是具有朝阁庙堂般的规整和谨严。他的草书,以碑入草,以隶入草,以篆入草,使草书老道厚重,气韵苍茫,有了独立的风格特征,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艺术语言。

张坤山的字不衫不履,追求自然之美,用笔时有破锋、散锋,结体也时出欹斜,他追求的是在学习古法又解散古法之中寻求新的艺术形式,说坤山的字不经意,其实是作不经意状。细心体会他的每一幅字,都是匠心独运的,只不过是临池表现的时候,力求自由,得到一些细节的意外效果。这一点,可以说与现代派书法是相通的,现代派书法的基础是理性的,形式是精心设计的,但是秉笔临池过程中又是激情的、随缘生机的。坤山的书法艺术不能算现代派,仍属传统书法,他用现代的手法表现古典,在审美的思想和表现方法上具有明显的现代性。


风格强烈 独树一帜

周志高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中国书法院主编)


张坤山的书法创作,一直在不断的提高升华,他除了对古代优秀传统的继承外,在创新方面刻苦研究,打破常规,不断进取,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和个人特色,独树一帜。

张坤山的书法受北碑的影响大,他以北碑为主题格调,融汇了秦汉、晋唐、墓志和章草等等,书体书貌丰富,五体皆擅,尤精行草和大篆,而且都达到相当高度。他的作品古朴凝重,圆劲雄浑,粗犷大气,苍莽生辣,金石气息强烈。从艺术发展的规律看,传统根基越厚,创作潜能就越大,所谓厚积而薄发,不仅是单纯的书法语言词汇,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及至创作规律。张坤山取法宽博,传统底蕴厚实,追求高古,创作思想明确,才使他的作品有了如今的高度和份量。他将古人作品的精神气格消化吸收,以写碑写隶的用笔方法写草书,写行书,写其他书体,形成了一种具有强烈个性风格面貌的,真正传统意义而又有着鲜明创新意识的作品。


厚积薄发者的规律              

程大利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


 张坤山的书法讲究多方博采,崇尚厚重,达到今天的高度和境界,应当归于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他的书法里含容着丰富的传统营养,上溯秦汉,下窥明清,及至近代大师,都在他的视野中。他以北碑为其创作主线,碑帖兼融,个性面貌自出机杼,形成独特风格。其行草书纵横游戈,盘根错节,老辣纷披,古朴奇崛,有碑之浑朴,有帖之逸韵,有古风古意古趣,亦有大开大合之势。其隶以汉隶笔法为根基,兼揉爨宝子碑书体之形,又在用笔上融入了金文意趣,故其貌有了新意。张坤山的金文亦能远涉周秦,近涉当代经典,根基扎在《散氏盘》、《毛公鼎》上,而又参入吴昌硕、黄宾虹意趣,故显其金文古典雅逸,静穆可观。从中我们看到了张坤山书法创作融汇贯通而又出新的能力。我们还能从中看到他在书法创作上较大的潜能和发展空间,因为他根基深厚,容纳宽博,从艺术发展的规律看,他还会有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升华阶段,这是厚积薄发者的规律。


独立自我的碑学创作之路            

谷向阳 (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书法艺委会主任, 北京大学教授,)


张坤山的书法创作以碑书为龙头,在对古典主义碑学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吸取了当代大师级碑派书家的成功经验,例如对徐生翁的生辣拙朴,谢无量的天真妙造,于右任的大气豪宕,至于早些时期的赵之谦、蒲华、何绍基等等,他都细心揣摩,反复体悟,走出了一条具有个性化特色和独立自我的碑学创作之路。

张坤山书法熔多种书体风格于一炉,不管是写行、写草,还是写金文、隶书、甚至小楷,一眼便可以看出他是以写碑的手法写其他书体。他创作的楹联书法尤为精彩,古拙豪宕,气息逼人,有军人气概,有壮士豪情,能给观者以催人奋进的情绪和激情的流露,视觉冲击力强烈。